民营医院“价格松绑” 难破公立医院垄断
放开民营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,释放出推动社会办医、倒逼公立医院加快改革的信号。近日,国家发改委、卫计委、人社部公布《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》,要求各省区、市今年6月底前,向社会发布本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名录,名录之外的所有医疗机构为非公立医疗机构,其提供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。这意味着从今年7月份起,民营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将不再由政府管制,而由市场自主。 中国的民营医院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。发展民营医院的初衷是激活医疗行业的经营机制,打破国有医院的垄断,在竞争格局下,促使医院提高服务质量。可是迄今为止,民营医院的发展并不如人意。目前虽然民营医院的数量已占约到三分之一,但绝大部分民营医院面临着规模小、生存难,市场份额还不到十分之一。 长期以来,面对医疗服务的价格管制等政策壁垒,社会资本投资民营医院踌躇不前。民营医院给人的印象是“小、乱、差”,靠的是广告宣传吸引患者,欺诈患者的现象频频发生。可以说,民营医院自身生存艰难,根本无力撼动公立医院的垄断。 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,公立医院垄断了核心医疗资源,加之政府在配置医疗资源中作用过大,导致民营医院发展缓慢,在整个医疗服务市场中的比重较低。为此,新医改以来,政府出台了多项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,促进民营医院发展。 2012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“关于卫生事业发展‘十二五’规划”,明确提出“到2015年,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0%左右”的目标。2013年9月国务院又出台了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”,明确要求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,促进多元化办医。 在宏观政策层面,政府一直鼓励民营医院发展,但现实中,民营医院却屡屡撞到“玻璃门”。此次政府为民营医院“价格松绑”,一扇人为设置的价格管制“玻璃门”被拆除。今后,各种社会资本可以畅快流入民营医院,有利于民营医院规模做大做强,打破公立医院垄断,形成多元办医的新格局。 应该看到,目前,在民营医院的发展面前,人为设置的“玻璃门”不止价格管制这一扇。 比如,民营医院面临的人才制约。由于在职称评定、发展空间、养老待遇等方面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,民营医院对人才的吸引力难以和公立医院相比,体制障碍限制了人才在不同所有制医疗机构之间的流动。虽然医师多点执业已试点数年,但医生的积极性仍然不高。 再比如,医保体制是民营医院面临的另一扇“玻璃门”。虽然政策规定,凡是符合规定的民营医院都可以纳入社会保险定点服务范围,但要拿到“准入证”并不容易,大多数民营医院还徘徊在医保体制之外。 民营医院从诞生之日起就以“非嫡系”的身份出现在医疗市场上。作为市场的补充力量,民营医院很难得到政府部门的眷顾。由于体制上的限制,加上民营医院追逐短期利益等,诱发了民营医院的违规动作不时出现,这更让政府部门用“有色眼镜”看待民营医院。 另一方面,政府部门对公立医院青睐有加,不仅为其划拨土地,还让其享受水电气暖的公共事业费用和专项拨款。由于民营医院不能享受到平等的政策,加上人才、技术落后,使它很难进入主流的医疗体系,难以发挥“鲶鱼效应”。造成的结果是,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强。 从市场经济的发展经验来看,只要是有市场竞争的地方,商品服务就会向物美价廉的地方靠齐。而只要是垄断和缺少竞争,劣质服务和价格昂贵就会泛滥。虽然医疗服务有一定的特殊性,例如基本医疗有公共产品的属性,需要政府来提供,但即使在政府主导的基本医疗领域,依然可以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,政府可以让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公平竞争,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,促进其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。 以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为例,台湾也曾是公立医院的天下,直到台塑大王王永庆创办了长庚医院,公立医院一支独大的状况才被打破。长庚医院作为台湾医疗市场的“一尾鲶鱼”,凭借优秀的管理模式创出了一片天地,引发了台湾医疗市场的洗牌。在民营医院的积极竞争下,曾经占据垄断地位的台湾公立医院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,最终促使公立医院开始反思并进行改革,从而营造出台湾医疗服务业的高效及良性竞争的氛围。 目前,国内的民营医院处于发展初期,还难以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。而要让民营医院发展、壮大,既需要公平的政策环境提供的“土壤和温度”,也需要严厉的监管修剪其“病枝败叶”。只有如此,民营医院才能健康成长,进而撼动公立医院的垄断,通过与公立医院的同台竞技,让患者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