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计委李青:“十三五”将超前布局战略性产业,
生命科学领域或涉及基因编辑
据新华社报道,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通过了“十三五”国家科技创新专项规划。国家将在能源、信息、空天、海洋等战略必争领域,在粮食、资源环境、医疗健康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,明确我国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,超前规划布局,加强基础能力建设,集中力量攻关,力争率先突破。
同时,在聚焦国家战略和民生改善需求的基础上,我国在量子通信、精准医疗等重点领域启动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,强化种业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、第五代移动通信、智能机器人等重大产业技术开发,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,培育新动能,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,使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%,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。
今年3月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》(以下简称“纲要”)正式发布。《纲要》明确指出,要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航空航天、生物医药、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,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汽车、生物技术、绿色低碳、高端装备与材料、数字创意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壮大。
《纲要》提出,要实现生物产业倍增: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,建设网络化应用示范体系,推进个性化医疗、新型药物、生物育种等新一代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化发展;同时,要推进基因库、细胞库等基础平台的建设。
近期,生物医药“十三五”规划受到了广泛的关注。本月初,科技部官网消息称,6月7日,科技部在北京组织召开《“十三五”生物技术发展专项规划》战略专家咨询会。 詹启敏院士介绍了《“十三五”生物技术发展专项规划》(讨论稿)编制的基础和依据,分析了生物技术国际发展态势和我国的发展水平,重点介绍了11项前沿共性关键技术和8个领域布局考虑。
据悉,按照总体工作安排,《“十三五”生物技术发展专项规划》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征求部门意见后将于今年年中正式发布。此前,有报道透露,“十三五”期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重点发展重大疾病化学药物、生物技术药物、新疫苗、新型细胞治疗制剂等多个创新药物品类,同时发展生物3D打印技术等重大医疗技术。
7月5日,在武汉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创新生物药高峰论坛(IBS 2016)上,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发表了题为“生物产业‘十三五’发展战略与政策初探”的主题演讲,分享了生物产业“十三五”规划的部分相关内容。
战略性新兴产业“十三五”规划
据悉,“十三五”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分为4个方面:第一,在总量方面,产业规模持续壮大,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;第二,在竞争力方面,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明显提高,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发展新高地;第三,在结构方面,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,支撑产业新体系形成;第四,在愿景方面,到2030年,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导力量。
其中,具体来说,“十三五”战略性新兴产业“在总量方面”的发展目标包括形成5个10万亿元产值规模的新产业体系,以及成为高质量就业、产业转型升级、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拉动新消费热点的重要源头。
生物产业“十三五”规划
“十三五”的生物产业规划包括医药、医疗器械、农业以及生物制造四大行业,以及新提出的生物服务。李青主任透露,规划起草阶段主要考虑的生物服务包括医药外包、检测外包、检查外包、治疗外包以及高端共性技术。
规划初步提出,“十三五”期间将继续开展生物技术惠民工程,包括:1)网络化建设基因技术应用示范中心,开展出生缺陷基因筛查,肿瘤早期筛查及用药指导等应用示范;2)构建罕见病血样和基因检测数据库及活性筛选和评价模型,建设集约多功能产业化基地;3)支持企业、医疗和研究机构等联合建设第三方影像中心,开展协同诊疗和培训,试点建立居民影像健康档案;4)开展区域性生物基日用和农用塑料制品、包装材料等综合应用示范,实现区域替代传统石化塑料制品50%以上;5)在城市或工业企业周边建设生物质集中供气供热示范工程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将强化生物产业创新支撑平台,建立基因库、药物参比物质标准库、中药标准库、DNA合成平台、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、医学影像信息库、农业新品种繁殖基地、蛋白元件库等平台;积极推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检测平台、新型技术药物质量和成药性评价服务平台、细胞治疗质量检测平台、农作物分子育种测试平台、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平台、生物质能检验检测及产业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。
此外,值得一提的是,即将出台的生物产业“十三五”规划与“十二五”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,即超前布局战略性产业,培养未来发展新优势,其中涉及的领域包括未来网络、空天海洋、核技术与生命科学。李青主任透露,生命科学领域可能会包括基于合成生物学、基因编辑等全新的前沿技术。
|